蒙古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
日期:2017-03-02 来源:新浪博客 作者:
 
 

   1、饮食习惯:

  蒙古民族以肉与奶食为主,由牧转农以后,奶肉少了,逐渐以杂粮蔬菜为主要食品,但又与汉民不尽相同,早点一般以奶茶冲泡炒米,无奶时,以清茶代替奶茶,由牛奶或羊奶加砖茶,食盐煮熬而成。炒米是用糜子经旺火烧熟,脱皮而成,酥脆可口。冬天,多用自制奶皮佐食。还自制馒头、馓子当作点心佐茶食。午、晚餐则以五谷杂粮为有白面、莜面、荞面、谷米等,做法与汉族不同,常用奶水和面,煮面条加干酪粉,炖肉煮面,全羊汤面等,羊肉、牛肉是蒙古族喜爱的食品,用烤全羊、手扒肉作为节日或请客时的主要食品。

  蒙古族喜欢喝酒,起先喝奶酒,后来才改用白酒和黄酒,土默特蒙古族喜欢自酿黄酒,用黍米加面发酵而成,色呈淡黄,性较温和,味道甘醇,男女都喜,长幼适宜,此外,又以酒制“头脑”做法是在酒和酒糟中放一块肥羊肉,煮熟后趁热吃,酒有肉味,肉有酒香,互相渗透,醇美异常,冬晨饮之,舒筋活血,既饱且暖。

   2、居住:

  游牧时期,蒙古族为游方便而住蒙古包,定居后,改住平房,蒙语谓之“板升”,土默特地区的房顶一般呈一面坡形,门向南开,在院子大门口或其它角落树一高杆,杆上挂小旗或缀以牛毛或置小斗,有长绳随杆而挂。逢年过节,主人为之点灯燃香,人称为“吗尼杆子”,院后一般都设后库伦,用来圈牛、羊,这是蒙古族院落的重要标志。

   3、年、节:

  土默特蒙古族所过节日,与汉族所过节日大同小异,主要有大年、正月十五,天全、二月二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腊八、祭灶等,此外还有庙会和家祭这些节日的纪念与庆祝,充分显示出这一地区蒙古族从游牧生涯过渡到定居农耕生活,从淳朴的牧歌境地到多种文化形式的转化。

    4、礼节:

  “没有羽毛,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;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会被人耻笑”这名谚语生动地说明了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、讲究礼貌的民族。

  蒙古族热情、豪放的性格也表现在特客上,不论是老朋友来访还是第一次登门的陌生人,主人总是为来客熬制奶茶,摆上自制的炒米、黄油以及各种奶制品。遇到吃饭,则要把家里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款特客人,独具草原风味的“手扒羊肉”是招特客人的主要食品,酒则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饮食,他们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,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,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谊的民歌来劝酒,客人接杯畅饮,酒足饱,主人格外高兴,认为“够朋友”。

  客人告别时,常常举家相送,口称:“巴牙日太、乌查热亚”(希望我们愉快地再相见),“阿木日,赛音雅巴”(祝您一路平安)。蒙古族礼节大体有献哈达、递鼻烟壶、装烟等四种。

  哈达是藏语的音译,常在迎送、馈赠、敬神、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,以示敬意和祝贺。哈达有布做的、也有绸或帛做的。颜色多是白色,也有黄色、灰蓝色的。有的很长,有的却短,长哈达通常献给最尊贵的来宾和佛,献哈达时须用两手捧着,身体微躬,接受的人也是同样的姿态。

  递鼻烟壶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,也是最普通的相见礼,表示敬意和友好,蒙民常以有一个漂亮的鼻烟壶而自豪,鼻烟壶的花式很多,小巧玲珑,约一立方寸大小,上面刻画许多图案,壶的质料不同,贵重的有用玛瑙、翡翠、琥珀、美玉制成;也有有金银、铜等金属制成的,有的则用玻璃小瓶。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末,嗅一下可以提神,通常装在一个小绸缎袋子里,袋子外也绣着美丽的图案,经常佩在腰间,同辈之间以互换鼻烟壶作为打招呼方式,右手递壶,然后倒出一点烟末来,用手指抹在鼻孔上,品闻烟味,品毕再换回,若长辈与下辈相见,下辈则要跪一足,用双手接递。

  后来鼻烟壶又多为烟袋所代替,相互装烟也逐级成为见面的一大礼节,客人来后取出烟袋说:“塔玛各塔塔”(请吸烟),主人接过烟袋边答应边用自己荷包中的烟,装入客人的烟袋,点火后用布擦烟嘴,双手或右手递给客人,客人也同样取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,点火后送给主人。

  这个礼节不分男女老少贵贱都是如此,新媳妇入门,为翁姑装烟也是拜见的礼仪之一。乡间情侣女方也常赠送自制的烟荷包给男方作为爱的表示。

  蒙古族的请安礼节与满族相似。见到长辈要请安问候,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,坐在车上要先下车,以示尊敬。男了请安右腿退后半步,曲右膝,左臂下垂,右臂前出下垂;女子则两腿并拢,双手向下附膝,曲双膝,并用蒙语问候。走路、上车、进门、入座、喝茶、吃饭、饮酒一定要让老人或长辈领先,在老人或长辈面前年轻人都说话和气,恭恭敬敬。蒙古族重视文化,念书的人很多,他们热爱文化科学知识,历来对老师很尊重,见到“巴格西”(老师),就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,常把教师当作贵宾款待,此风至今不改。

  5、宗教:

  蒙古族受喇嘛教影响最深,在喇嘛教传入呼和浩特以前,土默特蒙古族则信仰萨满教。

  萨满教是在原始自然宗教基础上,随着复杂的灵魂观念的产生和对死人的崇拜,尤其是对民族祖先的崇拜而逐渐形成的,萨满教既没有庙宇,也没有成文的经典,它所供奉的神,统称“翁古达”或“赛胡斯”。

  元代在蒙古贵族之间盛行红教。红教是西藏喇嘛教中宁玛、萨迦、本布、噶举等教派的统称。

  十六世纪下半叶,喇嘛教传入呼和浩特地区。当时,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开始信奉黄教教义,并在兴建呼和浩特时建造喇嘛召庙。阿拉坦汗的继承者僧格杜陵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传教,并“转世”在阿拉坦汗家族中,从此喇嘛教在呼和浩特地区盛行起来。

  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,由宗咯巴所创,由于穿戴黄衣黄帽,也被称作“黄教”。“喇嘛”是藏语“上人”、“师傅”、“无上”的意思。明清两代喇嘛教在呼和浩特以“七大召、八小召、七十二个免名召”的召城而著称。出名的有大召、小召、席力图召、乌素图召、喇嘛洞召等,金碧辉煌,雄伟壮观,所谓“归绥名胜,召庙第一”,即主其状。

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一些重要的召庙已作为文物古迹得到重点保护,以供游客观览。

 
 
版权所有:鄂尔多斯市反邪教协会
邮箱:web@ordos.gov.cn